2018 年 9 月摘要

Table of content:


书籍推荐

这个月看完了「北京折叠」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正在看阿西莫夫的「永恒的终结」。这里是自己包括别人的书籍或者课程推荐。

北京折叠

知道 「北京折叠」 最开始是因为它得了 2016 年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但是吸引我去读是因为这个作品的争议性。故事的背景是这样的,日渐拥挤的未来北京,昼夜之间三个世界交替折叠,轮流苏醒。人们被阶级与出身分隔其间。折叠城市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可能是熟悉这里的设定,以及阶级的划分,阅读之后,没有让我觉得惊喜和拍案叫绝, 甚至有点失望。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偶然间翻起的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然后一股脑看了,说实话,没有太看懂,但是又看的很痛苦,并且这种痛苦会吸引着我再看一遍。作者表达的存在的轻与重,灵与肉,政治与媚俗我还没有完全领悟到, 顺便推荐一个书评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68375/。

永恒的终结

最近开始读的是阿西莫夫的 「永恒的终结」,有人是这么评价「永恒的终结」的「科幻小说不能多看,尤其是涉及终极思考的那种。因为它会轻易地把你从现实世界里抽离出来,让你看到时空是多么广大,生命是多么渺小,你的存在,甚至一切的存在是多么的无意义。它会给你带来强烈的美感,继而是空虚,最后是恐惧,最强的迷幻剂不是达利,不是平克佛洛伊德,是阿西莫夫」。

作家和出版人

@zhaoamon 推荐了「作家和出版人」。封面上的这句「因为变革是一切伟大文学的动因。伟大的文学通过让人不安而使人强大,伟大的文学讲述现在曾经,也诉说将来何为」就已经足够有启发了。

大国大城

@han 好几次吃饭都提到了「大国大城」并且推荐我们看。

孵化 Twitter

@taocheng 「孵化 Twitter」,下面是他的评价:

  1. 这书不是讲产品进化史,而是以类小说的写法讲 Twitter 发展的商业纷争。

  2. Twitter 的创始团队内斗消耗严重。一开始是 Noah 的播客孵化了 Twitter,被好友 Evan 和 Jack 联合踢出了公司,Jack 开始担任 CEO。而 Evan 和 Jack 的产品理念分歧也使得他们反目成仇。最终被边缘化的 Jack 选择卧薪尝胆,处心积虑策划了一场王者归来。最终让董事会罢免了 Evan。4 年时间,3 换 CEO。

  3. Jack 和 Evan 最大的分歧在于:Jack 认为 Twitter 是在表达 “我正在做什么”,这是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社交属性很强。Evan 则认为 Twitter 是在表达 “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个新闻或者博客的平台,媒体属性很强。

  4. 这两种理念也反应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Jack 同时是 Square 和 Twitter 两家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渴望聚光灯,标榜自己是乔布斯第二。 Evan 则是乡下小子,羞于自我展示。

  5. 正是这两种世界观的不断抗衡拯救了 Twitter。既不是 Yahoo,也不是 Facebook,偏媒体属性的社交产品。

  6. Twitter 最重大的突破是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媒,“给予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平等发言权”。社会话语权由非人的中心源纵向传播,到人的去中心化交流。只是,平等是相对的,社交媒体也会出现话语权固化的问题,虽有所缓解,但本质上依然不能完全解决。

  7. Twitter 等社交媒体表面上使得人们之间的距离很近,你可以随时随地评论与你差距甚远的 KOL,但实则人内心的孤独感并没有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心墙依旧难以逾越。 Evan 被董事会架空后自己都不再登录 Twitter。

  8. 看完觉得 Twitter 的另外一个创始人比兹应该是个好人,想看他的自传《一只小鸟告诉我的事》。

6.828 / Fall 2014 的课程

@wen 在「学习操作系统的知识,看哪本书好?」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71198/answer/38472866 下发现很多人都在推荐 6.828 / Fall 2014 的课程 https://pdos.csail.mit.edu/6.828/2017/schedule.html

计算机是如何聊天

偶然间在知乎上看到 @车小胖 的回答,还挺有趣的 https://www.zhihu.com/people/chexiaopang/answers/by_votes , 如果你不是这个行业但又对此感兴趣, 可以试试看他的电子书「计算机是如何聊天的」https://www.zhihu.com/pub/book/119554662,

文章

Grabb-It wants to turn your car’s window into a trippy video billboard

https://techcrunch.com/2018/08/15/grabb-it-wants-to-turn-your-cars-window-into-a-trippy-video-billboard/

image

这是一个很久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项目了,思路非常的巧妙,让车窗变成广告牌。能想到的一些有趣的点是:

  • 车主通过接入能获得一部分报酬
  • 基于地理位置的广告展示
  • 广告的曝光量会更高,且更加灵活 (相比于传统的车站站台,车漆身的传统广告)

但是感觉还需要解决的是:

  • 设备的联网和续航
  • 设备和乘客之间的关系,目前是有乘客的时候不会播放
  • 是否会带来交通时司机的分心

试着做一些好的,或者是越来越接近于好的东西

https://mp.weixin.qq.com/s/iPdP-UclqrnyAfbSmXjClw

扶匡摇:试着做些好的,或者是越来越接近好的东西。

文章是他在一席上的演讲,非常有趣地讲述了他为什么会开始决定做漫画,最开始的尝试等。从报班开始学画画,临摹人物再放到不同的场景,思考怎么讲好一个故事,他形容自己「画风拙劣,引起不适」,但是我恰恰觉得他的画风,讲故事的风格才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裁员潮滚滚来

https://mp.weixin.qq.com/s/LiyhHabWgnLPtpGjjq3vww
寒冬中,企业异常艰难。运气好的,在夹缝中求生存,借点口粮,继续孤独地上路;扛不下去的,裁员、止损,或干脆关门大吉。

裁员大潮滚滚向前,每个人都深深感受着切肤之痛。

用人需求的下降,很多公司只出不进,企业裁员瘦身撩动了很多人的神经。看完之后感觉依然是冬天。然而我的疑问是, 社保新政策的产生背景是什么,是否会实施, 如果实施,对当前社会可能带来的最坏影响是什么。

德彪西 月光

https://aeon.co/videos/soar-around-the-moon-carried-by-the-music-of-debussy-in-this-breathtaking-space-fligh

NASA 的拍的月球表面,在光线,纹理的变化中,配上德彪西的「月光」,艺术和科学进行交织。每每看这个视频,都有种失落和孤独感,但又有一种难以明状的复杂,难以描述但脑海中只浮现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大陆音乐真人秀十三年

https://m.bilibili.com/video/av22373021.html?share_source=weixin_moments&ts=1535128907&share_medium=iphone&bbid=a0bb9fcb79113d162e899dc419c52657&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即使没有唱片消费习惯,没有打歌欣赏平台,人们对流行音乐的渴求还是与日俱增的。时代的浪潮最终交汇出:

  1. 大陆真人秀的起点,素人的狂欢。

比如「超级女生」「快乐男生」
而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

  • 欧美音乐,通过唱法和音乐类型和国际接轨,但是有邯郸学步和水土不服的风险
  • 港台,通过成熟的模式和接地气的演绎赢来「走心」
  • 大陆流行音乐本身,是 ICON

眼花缭乱的的选秀百家争鸣,群魔乱舞过快地透支了市场,欠佳的全民音乐教育也被掏空了。

  1. 精英时代

「中国好声音」将一帮「老油条」包装成素人,形成素人的形象和成熟的唱功形成强烈反差。功利地说,很多人在比赛中风光无限,但是维持不了更漫长的商业运作。

  1. 巨星时代

比如「我是歌手」这种形式,通过消耗一二线歌手来进行演唱竞技。任何一个音乐市场都很难维护这种顶级而畸形的军备竞赛。

  1. 另辟蹊径,内容时代
    「蒙面歌王」「梦想的声音」「金曲捞」通过不同主题开启新的竞技模式。形式上是内容为主题,但是本质还是巨星时代的变体。

「Hi 歌」,「中国好歌曲」则提供了一二线歌手为原创歌手打歌的平台。摒弃了热门经典,押注风格迥异的原创音乐。这种节目对大陆音乐发展的贡献非常大。然而有限的商业回报和过快的资源枯竭,使这个形式衰落。它的诞生是因为大陆没有唱片工业,而消亡也是因为大陆没有唱片工业。

理想的音乐产业,或许应该有以下的因果:

  • 人们对音乐的诉求驱动整个社会开展音乐教育
  • 唱片公司发掘有音乐性和商业性的音乐人,在优秀制作团队的打磨下,以唱片为载体步道作品
  • 听众为作品买单,形成唱片市场
  • 生产端在市场的哺育下,在作品类型和制作水平上不断探索,提升作品价值,听众进一步为作品买单
  • 发展的音乐环境进一步促进全民音乐素质的提升

人口分析

@jiaxin 推荐
梁建章和黄文政老师写人口问题,冷静通俗的好文章 → http://t.cn/R39DP4w 关于文中提到的中国人口增幅增速问题,我去 Gapminder 截了四张人口结构比较图,分别是 1998, 2018, 2038, 2068 年的(20 年和 50 年后的图是根据现有数据的预测),比较下来会发现,按照现有趋势,中国的老龄少子化问题不会比日本轻松。

同时强烈推荐观看已故统计学家 Hans Rosling 在 4 年前的演讲 ── DON’T PANIC: Hans Rosling showing the facts about population(有中文字幕),极其精彩,生动形象,可以刷新很多对全球人口现状和趋势的基本认知 → http://t.cn/RknmzVw

22:35 - 25:40 这 3 分钟里,谦虚幽默的 Hans 通过几个盒子,非常具象地展示了不可避免的人口趋势 ── 他称之为 “Great Fill-up” 的现象。这一段是重点,不可错过。

Python Concurrency From the Ground Up

@wen David Beazley - Python Concurrency From the Ground Up: LIVE! - PyCon 2015 wen 说对他职业生涯影响很大的视频

关于头图

拍摄自纽约 MOMA

知乎容器化构建系统设计和实践
音乐记忆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