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8 月摘要

Table of content:

About

8 月整体上非常的漫长,但是每天又过的非常快,非常矛盾的体验。基于时间不够的设定,运动的时间也急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偶尔的公司楼下的夜跑,美其名曰尝试「维持体能」。

月中在雍和宫糖果看了 Snow Patrol,这是我看过的笑场,忘词和弹错最多的演出了,但是气氛还是很欢乐,甚至乐手还因此更加可爱了,我想这就是现场的魅力所在吧。

月底的海岛行是 8 月的 highlight,骑着摩托车环岛,体验射击及其后座力,出海潜水,钻进了一艘沉船的感觉非常特别。以及一群第一次体验潜水的朋友们在船上吐的此起彼伏,甚至觉得非常和谐和有趣。

但是这个月做的不够好和想要的调整的地方包括:

  • 早起之后的时间使用的非常不好,于是,9 月会尝试晚睡晚起,观察下来晚上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一点,试试这样会不会有好转。
  • Digest 里面的文章还是比较散,想要尝试换为 Topic + Article 的方式,一来保持好奇心,其次是保证阅读的结构性

最后,附上几张潜水的照片。

UNADJUSTEDNONRAW_thumb_3cce

沉船

书籍:

Living Proof: Stories of Resilience Along the Mathematical Journey

https://blogs.ams.org/inclusionexclusion/2019/06/26/living-proof-a-must-read/

Living Proof 是一本文集,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数学家讲自己遇到过的困境。从「数学为什么他妈的这么难」到「我他妈到底配不配从事数学」,以及类似的一万个问题。基本上你可以看出来,即使是非常著名的传奇数学家,一辈子也被这些问题困扰过。来自一个推荐的微博

书的大体结构是这样的:

  • Part I is about math getting hard and people hitting a wall.
  • Part II is about struggling to belong in math (and is particularly well aligned with the goals of this blog).
  • Part III is about persevering through and overcoming difficulties.
  • And Part IV is about the sometimes challenge of integrating our mathematical identities with the rest of our lives.

看了几则小故事,对以下几点非常认同:

  • Persistence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y leads to the rewards of learning and growth.
  • After the long, hard struggle for understanding what often happens is a crystalline perfection of understanding
  • The myth of “talent” has pernicious consequences

神庙、女妖与现代希腊

在通勤路上看完了,作者的游记结合希腊神话小故事,非常短小有趣,可以作为一个入门,但是无法成为系统和体系了解的方式。

看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复杂的众神关系,以及大量「父弑子子弑父」上演,书里面给出来的说法是:
「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还体现在家庭之内,在家庭伦理和父权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父子辈的体力差距最终会变成一种威胁。而这种威胁体现在神话里面,就是儿子反抗老子的故事反复上演」

Reference:

Design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29536/

这本书从 6 月开始,可惜到现在还没有更多进展,很惭愧.. 列在这里鞭策 9 月会完结。

电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哪吒非常好看,甚至觉得很惊艳,剧情的设计,动作和表情,以及配音都让整个人物非常饱满。后来看了一些相关访谈,导演「饺子」就是一个「不认命」的人,读的医学院,自学的动画设计相关,并这个这个片子里面负责了非常多的部分,设计了一百版哪吒的形象,想要打破成见,想要观众走出影院时能喜欢这样一个丑丑的哪吒, 他说「能够做到今天,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是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结果。要扭转命运是非常难的,要非常努力,如果一开始就放弃了,可能也就没有今天了」, 道理都非常朴实和动人。

看完哪吒又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看了一遍,最后大圣去救江流儿的片段,想起了 yofilm 之前的一个回答「一个人的状态是最差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51457/answer/14141658

「你一人吃穿用,一人度日過日,非常容易解決,也非常容易跌入谷底,高興時無人分享,但,失志時,那種惡劣的狀態,卻只能一再重復浸淫。所以,要讓自己振作,第一件事,絕不要長期保持「一個人」的狀態。」

Reference:

无问西东

如果是在读一本书的话,可能会在各个故事线的人物相遇或者产生关联的瞬间感到意外和惊喜。不过从这个电影本身拍摄和叙事来说,还是太散了。

但是听到电影最后的独白时,「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好像一切都释然了。

Recommendation:

Call Me By Your Name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在电影最后父亲和 Elio 的话让我进一步对这这样「没有结果但又相互吸引的感情」思考, 想起了朋友的倾诉,以及他向父亲出柜的过程, 情景竟然如此相似。Elio 的父亲的这段话非常打动我:

When you least expect it, Nature has cunning ways of finding our weakest spot.
In your place, if there is pain, nurse it. And if there is flame, don’t snuff it out. Don’t be brutal with it.

We rip out so much of ourselves to be cured of things faster, that we go bankrupt by the age of thirty and have less to offer each time we start with someone new. But to make yourself feel nothing so as not to feel anything, what a waste.

Right now, there’s sorrow, paint, don’t kill it. And with it, the joy you felt.

而看之前一直对电影名字「Call Me By Your Name」的含义很好奇,抱着这个疑问,直到对应的台词出现「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ll call you by mine」, Quora 上有两个我比较认同的解读:

  • when you call someone by your name, it means totally surrender. link
  • By calling the other person by their name they switch roles/identities for a moment: Elio becomes Oliver - the adult, tall, good looking, masculine, mature guy that everyone immediately falls in love with - and Oliver assumes the role of the young, innocent, fragile, and insecure Elio who doesn’t know what the future holds in store for him and whether this innocent affair could blossom into something bigger than a summer love. Each one of these two characters (Elio and Oliver) is incomplete and craving for something that the other person has, which could perhaps make them feel whole. link

Reference:

American Factory 美国工厂

看到一个评价,太中肯了「“福耀” 劳资关系由兴奋乐观转至对立矛盾,不仅有中、美思维方式、管理方格差异与误解,更有试图组织工会的工人与管理层的角力。阶层、种族、国别等问题与资本主义全球化夹缠不清,自动化的阴影更威胁着全世界劳工阶层的未来。赖克特与伯格纳尔认为: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这里会有故事,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文化交融或更多。如伯格纳尔所言,《美国工厂》即是 “贴近地、用特写镜头看全球化”」

Reference:

Free Solo 徒手攀岩

第一次看的时候,感受是「完美」, There’s a satisfaction to challenging yourself and doing something well. That feeling is heightened when you’re for sure facing death. You can’t make a mistake.

第二次看的时候,脑海里面是「使命感」,挑战 El Capitan, 从想法的萌生到完成,经过了 8 年。Almost doesn’t count. and push yourself to the edge, 冥冥中总有一股力在牵引,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Reference:

기생충 寄生虫

说实话挺失望的。整部电影在我看来,是从老保姆雨夜按门铃才开始的,前面的铺垫过于冗长和不够严谨,但同时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垮掉的。

虽然后面电影尝试在视觉上突出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差距,但是实际人性的复杂性上,「寄生」更深层次的社会含义上,其实期望有更多。

Reference & Recommendation:

Music

卢广仲「有吉他的流行歌曲」

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20380818/

听卢广仲的歌,总会非常快乐,仿佛是一个表面快乐但是内心非常敏感的大男孩,简单戏谑着生活的日常,但是,仔细回味起来,这简单的道理背后充满了深意。

李宗盛「理性与感性作品音乐会」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3414403/

不知道是听的第几遍了,以前我总是弄错「理性」和「感性」的顺序,而现在总错不了,不知是不是心境改变使然。

演唱会的最后,老李说「我希望可以多写好听的歌给大家,小李是个写歌的平凡人,一路承蒙大家的喜爱」,把一切成就描述的云淡风轻,非常谦虚和谦卑。

贝多芬晚期四重奏

曾经在一周之内反复听,试图听懂,然而现在发现太乐观了,需要继续磕。

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通常指贝多芬的以下 6 部弦乐四重奏作品:

作品 127: 降 E 大调第 12 号弦乐四重奏 (1825)
作品 130: 降 B 大调第 13 号弦乐四重奏 (1825)
作品 131: 升 c 小调第 14 号弦乐四重奏 (1826)
作品 132: a 小调第 15 号弦乐四重奏 (1825)
作品 133: 降 B 大调大赋格 (1826),原作品 130 之终曲
作品 135: F 大调第 16 号弦乐四重奏 (1826)

这六部作品是贝多芬一生最后的作品,形式复杂、内涵深邃,在当时过于超前,因此没有受到评论家和听众的赏识。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这些作品是他在弦乐四重奏这一体裁下的最伟大成就,甚至是历史上所有音乐作品中之佼佼者。斯特拉文斯基认为大赋格可谓是 “最伟大的音乐”,并称 “这绝对是首当代音乐,而且永远都会是当代”。瓦格纳称作品 131 号的首乐章表达了自己 “所知道的最悲伤的情感”。

Reference:

Micheal Jackson 「This is It」

看到一篇 「外媒评选 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歌手及乐队排行榜」的文章,里面的排名是这样的:

10 Elton John, 「Good bye yellow brick road」, 「Rocket Man」「Tiny Dance」
9 Queen
8 U2
7 Eminum
6 Led Zeppelin
5 Madonna
4 The Rolling Stones
3 Elvis Presley
2 MJ, 「Bad」
1 The Beatles

然而,作为 Micheal Jackson 的忠实支持者,表示,MJ 无人能超越。看了「This is It」纪录片,和 一个创作相关的审判法庭录像 好像得出了更多的结论:

  • 他不识五线谱,但是不影响他对音乐的理解
  • Micheal 的节奏感非常强,基本都是先有节奏,然后 base,然后填充里面的曲子和词。甚至曲和词是同时出现的。
  • 很多人说都是受到 MJ 启发,并且想要继续去启发更多人
  • 很庆幸 This Is It 记录了演唱会排练过程,看到 Micheal 即兴的舞蹈和台下 dancer 的欢呼,太美好了。

MJ, King of pop 当之无愧。

links

Topic & Articles

F1

看了 Netflix 的 「F1, Drive to survive」之后看的第一场比赛,在布达佩斯,非常的精彩,汉密尔顿在最后几圈反超了维斯塔潘夺得了第一,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驾驶和车辆本身的游戏,还很大程度上包括比赛策略。

F1 在中国的受关注度是否下降了?原因何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19849

总结起来是:

  • 缺传播, 国内转播不足,观众留存不够,赛事的推广也不够
  • 缺产业, 上游的研发是依靠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决定的,这其中的差距、原因、发力点,实在不是我们所讨论的范畴。但是下游产业链的部分,比如开发好消费级市场,这是我们可以发力,可以做到的。
  • 缺钱, 指缺赞助,缺大宗资金
  • 缺人,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缺中国选手

F1 的赛道是如何设计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031904

赛道是 Hermann Tilke 设计的,德国人,全世界仅有的四位受 FIA 认可的赛道设计师之一,也是现在全世界唯一一位被委托设计 F1 赛道的设计师。

他自己拥有一个设计团队叫 Tilke Engineering,专门负责赛道的设计、工程和建筑相关的工作。

客观条件的约束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场地的环境与建设,另一部分是赛事的规则与规范限定。

  • 基本因素:赛道的高低落差,土壤,风向,干湿度,周边环境等
  • 赛车场设施:赛道支路交通,排水系统,观众看台,地标建筑
  • 赛事规则:FIA 规定 F1 比赛赛道单圈长度不得少于 3.5 公里,并不建议多于 7 公里。不得有长于 2km 的直道。赛道宽度不得小于 12m。其次,赛道宽度变化时需尽可能渐变。FIA 对包括路肩、弯角缓冲区,甚至赛道油漆颜色以及最小油漆线宽度这些小细节都有做规定。赛道评级共分六级,而只有 Grade 1 的赛道才能被 F1 赛事使用。
  • 以及客户爸爸的需求,比如好像上海的赛道就是「上」字

取消加油对 F1 观赏性有多大的影响?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345468/answer/545308460

取消加油对竞赛的观赏性损害巨大,直接让加油战术彻底废掉,因为载油对车速影响巨大,加太多影响圈速,而加太少又会增加进站次数,如何把握好非常考验车队策略,这也是 F1 的一大看点,由于载油量会有不同,所以谁跑出最快圈速要比现在有悬念的多。

好处是什么呢 ?

  • f1 是一项特殊的运动,它更重要的意义应当是促进汽车技术的发展进步。F1 作为代表人类汽车科技最高水平的赛事,曾有多项技术在 F1 率先采用并反哺给民用。然而随着赛事的发展,F1 却逐步偏离了这条轨道,巨大的油耗,贵得伤天害理却几乎永远不可能在民用领域普及的天价配件让这项运动离民用技术越来越远。
  • 在取消加油后,各大车队不得不将研发重心放到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上,配合新增加的动能回收单元和热能回收单元,车队大幅提高了发动机能效

DRS 的使用策略是什么 ?

职业运动员究竟有多厉害?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958537/answer/489257736

DRS 全称是 Drag Reduction System,翻译过来就是阻力减少系统吧。F1 赛车因为空气动力学的设计,有着强大的下压力套件,可以使赛车在过弯时保持极高的速度。但是在直道时,通过减少一些尾部的下压力,可以大幅降低赛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和一些地面摩擦力,从而使赛车达到更高的极速。在尾速上,打开 DRS 可以使赛车在直道末端提高 10-12km/h 的速度,甚至更多,从而完成超车。DRS 是通过改变赛车尾翼的角度来实现的。

但比赛中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打开 DRS:只有在比赛开始两圈之后,并没有黄旗安全车或者下雨等情况下,在通过赛道上指定的一个监测点时,如果 A 车与前车的时间差距在一秒以内(前车可以是被套圈的慢车),A 车才可以在随后赛道上指定的一段区域(长直道)打开 DRS。现在 F1 因为种种原因,超车难度比较大,FIA 才制定了 DRS 的规则,使比赛中超车更容易,从而比赛更有观赏性。所以 DRS 超车也是现在 F1 中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一种超车办法。阿隆索和汉密尔顿两位车手对 DRS 的掌控更是恐怖。

Recommendation:

「新人」这个词的由来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他说的新人。他常常在书里引用这个概念,就是他的书写不是写给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大人们的,甚至也不是写给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小孩,而是写给那些比最新的人还要新,给尚未出世的孩子们写的。

「新人」这个词出自「新约圣经」,是使徒保罗叫耶稣基督为 new man。

Reference:

百年孤独

https://mp.weixin.qq.com/s/TWfa_qAsZRq-6Rw97ry8Sg

《荒原》的作者,我非常喜欢的诗人 T·S· 艾略特有句话:“作品不是作者个人天才的产物,作者个人的天才只占 1% 的分量,大部分要取决于你所依托的文学传统。”

这点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看待文学的方式:文学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天才所组成的,而是一个不断延续发展的谱系。人们很容易以延续的眼光去看自然学科,认为科学家是不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把学科往前推进一点。其实文学也是一样,每个看似石破天惊的作品其实都能看到前辈作品的影子。文学天才们在前辈的基础上改变一点语言,改变一点叙述方式,改变一点结构,改变一点因果关系,从而实现突破。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托尔斯泰是 19 世纪写实主义的大师,写的故事前因后果都非常清晰,引人入胜;后来卡夫卡在此基础上,把因果关系模糊了:格里高利早上一起床,就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没有任何原因;再到博尔赫斯,不仅因果模糊了,连时间都模糊了:时间可以从昨天到明天,也可以变成从未来到过去。——这样的变化,就让小说叙述变得越来越神奇,把文学带到更深远的地方。

《俄狄浦斯王》是一个经典的故事原型:先是有了弑父娶母的预言,然后主人公逃避预言,但预言还是找上了主人公,得到成全,主人公最终没逃避命运。

马尔克斯是一个真正勇敢的人,不仅是一个勇敢的作家,勇敢的作家是敢于直面和书写最惨淡的人生,勇敢的人,则是在面对之后,依然拥有信念。在《百年孤独》里,他找到了孤独的根源,就是没有爱的能力。这种爱并不是爱情,而是人对于人,人对于世界的信念和热情。

goldengrape 的博客

挺有意思的一个人,从 Twitter 上关注到的。博客写了非常多文章,涉猎挺广,学习能力也很强。比如:

关于头图

拍摄自普吉岛潜水时

2019 年 7 月摘要
2019 年 9 月摘要